嘉諾撒醫院

設計概念 

嘉諾撤修會旗下成員以在亞洲各地的教育工作而廣為人知,原來他們更不遺餘力在香港從事醫療護理工作。修會在本港的首間醫院於1929年落成,當年僅設16個床位,可惜醫院在二次大戰期間遭摧毀。醫院停辦十五年後,終於在1960年獲政府撥出舊山頂道山腳地段的地皮而得以重建。醫院新址俯瞰羅便臣道,毗鄰香港羅馬天主教教區要樞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,自1964年起於此營辦至今。

多年來,隨着使用者的需求改變,對醫院的功能要求不斷增多,促使院方進行各式各樣的調整和擴建,包括增建一幢附屬大樓;然而及至2000年,整幢建築群明顯需要一個徹底的整修,為了應付尖端醫療技術及科技的需要,在空間及容積方面亦須大為擴展。

縱然面對有限的地理空間,但院方董事局堅持保留現時院址,並在工程期間繼續照常運作。嘉諾撒醫院屹立現址四十多年來,早已建立起「鄰舍診所」的親切形象,病人不分青壯老幼都會一再回來求診。因此遷址的想法,那怕只屬暫時性質也一概不予考慮。 

經過漫長的甄選過程後,周古梁於2007年受委託負責擴建工程。當時大家對擴展項目取得的共識是,不單需要建設一幢全新大樓,面積近乎原有醫院的一倍,同時亦要對現有設施——尤其是與醫療服務相關的部分——施大加改動,方可令新舊院舍無縫銜接。原有建築的每層樓高只有10呎,遠不足以容納現今的空調系統,更遑論達到現代手術室的要求。此外,醫院同時要安裝火警偵測器和灑水裝置等全新緊急系統,以符合當前的建築物安全標準。 

不過當務之急是在不影響原有醫院大樓正常運作的前提下,以最完善的方式在如此棘手的地段興建新翼。因此,周古梁面對的首個重大設計抉擇便是為新翼物色最佳選址,足以容納至少四個有相當大小和規模的新手術室、一個中央消毒房、多個臨床診斷實驗室,以及新產房和外科病房,並為日後擴建預留空間。此外,新建築不能阻擋原有病房的景觀或阻礙其自然通風。最後,建築工地須設有獨立入口,.以免影響醫院的正常交通出入。

考慮到以上種種因素,再加上院址難度頗高的地形,新翼大樓最終座落的選址為原有醫院的西北角、下方為通往羅便臣道的陡峭混凝土斜坡。選址的優點是可在羅便臣道設置獨立出入口, 既方便施工期間的交通運輸,日後又可成為消防車的進出通道;擴建大樓亦坐擁絕佳景致,將主教座堂以至維港景色盡收眼底。

為了連接新舊建築物,讓醫院的各個部門能夠互相無間,有效發揮職能,舊有附屬大樓的末端部分必須拆除,同時確保新舊建築樓高的互相吻合,以免竣工後需要加設樓梯或坡道以作接連。擴建部分比原有建築高,亦因此衍生出新的問題:醫院的小教堂原本位於全院最高的地方,如今兩側皆被高樓包圍,令光線和景觀受阻。不過問題在最終設計被糾正過來:透過在小教堂的其中一面建設「迴廊」,讓陽光從新建的庭園照進來,同時可通過迴廊眺望庭園的盆栽;此外,從小教堂可沿通道接連至新翼的祈禱

設計最終獲得通過,並在修院的支持下取得羅馬教廷的許可,令擴建和翻新工程得以順利動工,必須安排每個項目的程序,讓工程能按部就班,程序包括把原有建築進行部分拆除和加固、重設原有水電線路、為暴露的內牆作暫時性的防風防雨處理,並在需要時加設通道接連原有建築。同樣地,原有大樓內的不少部門亦需要分階段搬遷,以減低對醫院整體運作的干擾,可見每一階段都需要悉心安排。 

棘手的地形條件亦令項目難度大增,需要以巧妙的工程設計以解決難題。例如地基工程需用上特製樁柱,這既是基岩的深度所致,亦為了減低施工期間對原有醫院大樓造成的噪音和震盪。羅便臣道左側單程行車道的公用設施線路及喉管出乎意料地密集,因此新建築的主排水道需要經過特別改道,在羅便臣道下建以隧道接駁, 這些突發狀況致使工程有所延誤。

事後看來,本工程項目的緊密進度和複雜程度,足可比擬鐘錶製作:團隊需要投入大量工夫,以解決事前無法預料的種種技術問題。外牆大多以方便打理的鋁版及自潔牆磚組成,只有飯堂的落地玻璃幕牆為例外。相比起新翼大樓內的房間,如大型手術室等多採用無窗的密封設計,景致開揚的飯堂格外讓人耳目一新。 

醫院新翼大樓於2015年秋季竣,此後工程的焦點主要放在原有院舍的全面翻新,某程度上可說更為艱鉅。外牆內鋪設了全新的冷氣管道,為經過改良的房間通風口輸送冷氣;至於大樓內各臨床部門及相應設施的遷移,亦需要精密計劃和悉心安排,以免影響全院其餘部門的日常運作。重大改動之一是全面開放主座大樓的地下,新設門診病人診症區及舒適的候診區,並與住院病人入口分隔開來。同樣地,一樓整層改設為專科門診服務,設有骨科中心、物理治療部、眼科及牙醫專科,以及新設的兒童健康中心。翻新工程預定於2016年秋季完成。